原民築夢創生機—瑪家鄉原民產業創新加值
一、計畫簡介
本計畫延續前期USR Hub過程與成效,團隊與部落場域族人協調後,進行盤點與結構深化,就SDGs中第9項-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第11項-永續城鎮與社區及第3項-良好健康與社會福利的倡議精神。分別以原民產業創新設計、原民觀光行銷經營、原民樂齡健康運動三個行動主軸呼應,並構成三項因應計畫場域產業創生所需的計畫目標,據此結合過去經驗與跨系所的師生專業資源,依次開展細部執行內容。期透過相關培力規劃、講座討論與在地參與,激發對部落場域的文化認同與產業創意,並整合部落文化產業、旅遊觀光、健康促進等產業元素,形塑在地的產業平台。同時透過本校師生與在地族人的交流互動,有效增強本校師生在族群文化與產業專業上的多元學習及跨域能力,同時也為部落注入新的活力與創生契機,在一個健康活力與正向的產業循環下,使部落得以呈現吸引青壯駐鄉回流或投資意願的嶄新面貌。
二、推動重點、議題分析、執行策略與方法:
產業人才的欠缺,是多數原住民部落產業發展共同隱憂,產業人才出走,旅外學子因就業困難不欲返鄉,加上部落高齡化所衍生的健康、醫療與生活照顧等問題,更讓偏鄉部落產業欲振乏力。作為屏北大三地門重鎮的瑪家鄉,不論在歷史文化背景、傳統文化技藝、自然地理條件與特有農產作物等方面,發展的資源與能量並不亞於其他地區,但卻無法有效提升發展,成為青壯一輩族人返鄉紮根發展的保障,而與其它偏鄉同樣面臨文化傳承斷層、人力流失、認同模糊與市場通路限囿等問題。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作為南台灣教育大學之代表,基於大學高等教育學府對於社會教育品質提升與產業發展影響之責,本校這幾年投入原住民教育的歷程,目前三個專班包含「藝術產業學士原住民專班」、「語言與文化學士原住民專班」、「運動競技與產業學士原住民專班」,並將於112年新成立「創新產業碩士原住民在職專班」,原住民專班已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期使原住民專班在現有大學體制中穩定成長,提升原住民部落的教育水帄,增進就業的競爭能力,幫助部落發展與茁壯,因此,與「部落連結」是原住民專班重要的課題,學校方面將有效利用社會與企業之資源,延伸實務教學之場域,讓學生透過良好的產業實習經驗,更清楚未來方向,具備就業力。
由於重振部落產業發展並非一蹴可幾,故在執行過程中,即持續透過拜會與參訪,與在地公部門、在地協會團體及學員進行計畫實施修正與後續計畫規劃方向之交流,了解部落發展困境與期待的解決方案,並就計畫執行場域預期可能之支援與困難進行意見交換,同時將部落公部門與在地協會團體之期待於本計畫籌備會議中提出,作為計畫場域擇定與執行目標之評估基礎。偏鄉部落產業的再振與提升,需一反過去以帶動部落觀光知名度,強化部落特色創新、行銷通路整合及運動休閒產業開發等思考模式,加入產業人才培育為基礎目標,在強化本身產業發展能量後,方可為偏鄉產業永續經營建立基礎,並吸引外部投資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