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結合多元學習—部落踏查規劃與發展課程
為落實大學社會責任的在地連結,本計畫聯合地理系、藝術產業原專班和創新產業原碩班的資源,建構一個多維度學習平台,深化學生對當地文化和產業的理解及體驗。本課程匯聚了本校的教師、學生及場域夥伴超過50人共同參與。透過計畫經費的挹注,解決過去學生校外學習的經費負擔,以及跨域學習師資的缺乏,學生得以在多梯次或不同主題的踏查參訪中,直接體驗部落社區的實務運作,或經由跨區域及跨文化的課程活動安排,拓展其視野及觀點。
本計畫參與的教師群透過將地理學的產業分析、藝術產業的創意實踐及產業管理的創新策略規劃整合,激勵學生將創意和創新應用於部落發展和文化保存。另一方面,本計畫更強調與在地組織團體或協力夥伴的緊密合作,除了公部門外,民間協力夥伴誠為本計畫最大的支持與關鍵角色,如瑪家鄉在地導覽團隊伙伴,不僅給予本計畫在地執行上交通餐飲上的全力協助,也不吝提供學生對於部落營造與產業經營的深入介紹,更擔當學生與部落合作夥伴之間的溝通管道與交流窗口。
在執行過程中,對學生關於社區產業發展提出建議和解決方案,也樂於回應與廣為宣傳。其他如小凡草工坊、瑪家鄉農特產銷班與阿拉六文物館等在地產業達人,透過解說讓學生深刻了解到部落產業發展的背景與瓶頸,也透過手作親身體驗,使學員對於部落產業的認知,不在只停留在推理與想像上。更能讓學生從學習中舉一反三,教師也藉此拉近與計畫場域之間的隔閡,讓課程的設計與內容安排,緊扣部落社區產業發展的實質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