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民再造 市集再生
一、實踐主軸
本校積極爭取教育部之USR計畫,除了學術研究、人才培育外,更能拓展學校影響力進而師生攜手服務社會、促進區域發展。近年來曾經人聲鼎沸的商域面臨人潮減少與沒落的問題。有鑑於此,本計劃以高師大周邊的兩大夜市(瑞豐夜市、凱旋夜市)為USR的執行場域,並串聯跨領域師、生、產、官、學共同努力,協助場域進行轉型、找到場域的亮點。
本計畫以產業鏈結與經濟永續為焦點議題,SDGs關聯目標為合宜工作與經濟成長、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及永續城市及社區。藉由專業課程導入,以「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為核心,從環境視覺美學、電子商務規劃、電子行銷媒合平台、場域焦點議題、夜間經濟收益等面向再深化,運用高師大豐碩的學術領域與研究能量,以小民再造被疫情衝擊而沈寂的商域,促進整體夜市經濟活絡化,帶動實踐場域的永續發展,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二、團隊形成與推動機制之運作成效
﹙一﹚執行架構
本計畫執行架構包含五大面向:(1)打卡點-有美感而吸睛的市集再造、(2)強力曝光-有創意的行銷平台建構、(3)媒合供需-有效率的問題解決模式、(4)智能夜市-一指就通的夜市消費模式、(5)夜間經濟收益-全面的夜市經濟活動盤點等。執行由跨校、跨院、跨系團隊運用所屬的專長共同合作執行。
﹙二﹚推組織架構
本計畫執行團隊採跨界、跨校、跨院、跨系共同合作,校內學系包含地理學系、視覺設計學系、工業設計學系、英語學系、美術學系、事業經營學系、軟體工程與管理學系等,行政單位包含教務處、學務處、文化創意產學中心、圖書資訊處等。校外合作學校為國立高雄餐旅大學休閒暨遊憩管理系、餐飲廚藝科及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外語教育中心。政府合作夥伴包含高雄市政府經發局、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在地實踐場域為瑞豐夜市管理委員會、凱旋夜市管理委員會。
﹙三﹚永續經濟策略
為避免因的結束後使商域之經濟停滯發展,本計畫執行策略以將永續經營規畫納入執行重點。
- 賦能予在地:提供多語、電子商務等完整教育訓練,讓商域端可靈活運用。
-
人才培育:培育業界務實人才,讓學生累積解決問題與經營規劃的能力。
- 提升創業與就業環境:讓學生的能力可串連產業鏈,打造加值的生產體系,締造就業端與創業端的良善環境。
- 形塑區域亮點特色:學校投入與產業攜手合作,創造市場及夜市的差異性,建立地方產業特色,讓觀光熱潮持續發燒。
三、實踐場域經營與夥伴關係發展成效
﹙一﹚執行策略與作法
本校投入場域活化發展之角色定位與本校校務發展制度一致,以教學與實務並重,培育兼具人文美學素養與創新科技知識為目標。本計畫的工作規劃,在執行面由本校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採跨校、跨院、跨系共同執行,本計畫所產出之成果,將交由高雄市政府經發局及二個場域的權責單位做後續的軟硬體工程施作。
﹙二﹚各類型利害關係人意見調查
本計畫執行之利害關係人包括:修課學生、授課教師、計畫執行團隊、場域攤商、地方政府相關人員及高雄市民(周邊民眾)等;(1)針對修課學生與周邊居民對於學習增能的課題與場域周邊繁榮與服務、消費面向感受度設計問卷,進行資料的收集。(2)於授課教師、計畫執行團隊、場域攤商、市政府相關人員,則針對有參與之人員進行深度訪談,除在溝通協調會議中以提案進行討論外,會針對計畫執行內容、過程與成果,透過深度訪談取得這些利害關係人之意見,作為計畫推動方向與執行方式之滾動是修正建議。